



人文学院于近日组织全体辅导员围绕"告别宿舍‘舒适圈’,走进教室‘加油站’"主题开展特色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学风,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各年级辅导员立足学生特点,通过多元形式落实学风建设要求,切实推动学生从"宿舍宅"向"课堂派"转变。
3月3日,辅导员吴璠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了一场以告别宿舍“舒适圈”走进教室“加油站”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以辩论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在宿舍学习和在教室学习的利弊,辩论赛中双方队伍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明白应灵活选择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情,帮助更多的“宅男宅女”能够走出宿舍,走进教室学习,出去运动,出去社交。
2月28日,薛冰豪老师先通过一个问题引入班会主题,接下来为22级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分析在宿舍学习和在教室学习的利弊,之后通过情景模拟对比在教室学习和在宿舍学习的学习效果,鼓励同学们合理选择学习地点。
王秋林老师分别在2月25日,26日于1201教室为23汉语言专业,23法学专业召开班会,以“赖床缺课”“考前突击”等真实案例展开讨论,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崔旭冉老师在2月28日呼吁24级应用心理学,教室是为学习打造的殿堂,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希望大家远离干扰的环境,都能有一个更好地学习效率。
2月25日,李梁超老师为24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在3402教室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目标规划等环节,共同探讨如何“走出宿舍”,提高学习效率,建议同学们亲近大自然,锻炼自己的体魄。
李连旭老师于2月28日对24汉语言文学2班同学进行教导,宿舍是干扰频发的重灾区,除了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期待大家进入图书馆和教室学习,能够显著提升自制力一般同学的学习效果。
王俊杰老师则在2月25日,对23学前教育(专升本)的同学召开班会,通过分享“教室高效学习”经验,用真实成长故事激励学生走出宿舍,进入教室学习。
在姬芷兰老师开展的班会上,23学前教育的同学们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在宿舍与教室之间的心路历程。同学们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科传官方微信
科传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