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学校要闻      |     科传快讯      |     媒体报道      |     光影科传
                    多彩校园      |     教学科研      |     科传人物      |     原创作品      |     专题专栏

王宁:我心中的新校区(教师组三等奖)



作者:  来源:院史馆  时间:2021-06-16  责任编辑:王晓枫

  二十年前,我在河南大学读大一,听说新校区正在西郊建设,便兴冲冲的跑了过去。我不知道“新校区”这个概念哪里吸引了自己,不知道新校区具体与我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我在嘈杂和狼藉的工地上呆坐了一会儿就神情恍惚的离开,不知所以。


  二十年里,高校新校区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我见过不少新校区,听过一些有趣的故事,也曾看着一栋栋的建筑拔地而起,伴随自己历经风霜而变得老旧。教育事业并非易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自己也开办过面积可观的培训学校,体味过寄人篱下、资金不足、招生困难的困惑。我不再试图解释新校区的普遍意义,因为在科传新校区显露头角之时,就知晓它会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未来有分不开的联系。一所大学的未来,背后是无数热爱教育的人默默的付出和奉献,是每个人全人格参与的过程,我不再是旁观者。


  也因此,有了我心中的科传新校区。


  我们经常伫立在一幅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前迟迟不愿离去,也时长讨论一个优秀的人,如何才华横溢,或者风华绝代,或者功成名遂,而在一所泰然自若,春风化雨的大学面前,这是微不足道的。大学有大师,有大楼,而大师与大楼,也仅仅浮于表面。大学,是每一位教工和学生,滴水穿石,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撑起来的一方天空,她承载了青春,承担了责任,成全了梦想。一所大学的选址、设计、建设、管理,招生、教学、就业……数不尽的困难需要我们一一铲平,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到每一项制度的落实,从建筑设计的品味和实用,到校园每一个边角的整洁,这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心血。无论是一校之长还是普通的职工,都在各自的职位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扮演着不同角色。一所大学的建成,是一件真正伟大的艺术品。我自信科传的未来,科传新校区的未来。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从学校的内部基础和外部条件以及多元的办学细节中测量出来的。


  我心中的科传校园是朴实的,耐人寻味的,实用和整洁的。当你走进一所大学新校区的时候,假如你不知道他的名字或者历史,你很难看出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气派的建筑,秀丽的景色,而真正有灵魂的高校并不多见,能从制度的落实和校园的精神面貌抓住你、留住你的大学是难得一见的。


  我曾经坐上校车,到某一所刚刚建好的新校区做兼职教师。当漂亮的巴洛克建筑若隐若现时,所有人都为之赞叹,气派的喷泉池足有百米长,美轮美奂的布景,一栋栋独特的建筑令人目不暇接,可是当你走进教学楼的时候,开始感到气氛的压抑和不适,刚刚铺好的地板因质量拙劣而开始损坏,墙裙上的瓷砖也大块大块的脱落,教室的门锁几乎没有能够正常使用的,厕所里传来刺鼻的味道。有的问题来自质量,有的问题源自设计上的缺陷,细节的漫不经心,导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根本的问题在于制度的落后,缺少监管,办学者对大学的理念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硬件建设中注入的感情不够,虽然懂得美观,但不重视实用,更不知道对其内涵进行艺术化。


  我心中的科传是在制度管理下的教学型大学。我们总喜欢把简单朴素的事情搞的异常高深,是因为我们自己与常识相去甚远。一所普通的大学应该以基础教学为根本,尤其是应用型的民办高校,但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学校并没有给予教学本身太多关心,讨论教材总是一语带过,而讨论为评职称如何发表那些除了编辑和自己都几乎没有人关注的文章,却总是精神抖擞。我坚信有无数热爱教学的老师,未来的科传会有更加成熟的机制去保护他们的利益,因为好的制度可以让普通的老师变的优秀,让优秀的老师变得卓越。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曾说过:“民办大学办学水准最直观的体现在于制度的落实和校园的整洁。”这句简单、朴素的话震惊了在场的自己。他认为应该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制定制度,利用制度管理,在一段时间内规范人们的行为,逐渐养成习惯,即可形成学校的风格,形成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样板,最终也会形成为教育服务的体系、为教学服务的体系。科传已具备了一套完整、科学,可以落地,又难以复制的教学监控和评价体系。为任何一项事业服务的都是一个体系,而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体系一旦成熟,不仅仅铸造了学校的传统,也形成了与其它学校体系竞争的优势,这一体系的建设之一就是科传的“课程达标”。


  2008年,我为了争取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资格,先后四次参加了《思想道德修养》的试讲。因为我不是师范生,也缺乏语言组织的天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屡屡受挫。学校为了给青年教师站上讲台的机会,不停的组织试讲,当我第四次站在讲台的时候,只剩两人。身边的评委和忙碌的工作人员,让我顿时产生了抛开试讲本身的心理压力。我的最后一次试讲依然不够理想,从评委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但是学校决定给我一个机会。担任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汤五云教授对我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这位长者是校长八方求贤聘请来的专家之一,是享受国务院特出津贴的学者,但我不记得当时我们都说过些什么,我为自己的不堪而心不在焉。印象里他特别的认真,对照着一本手写的稿子,语重心长的对我讲关于讲课的要点。当我走出教学楼的时候,不禁放声大哭,发誓若能成为专业教师,一定要站稳讲台。时过境迁,我初心难忘,2021年3月,我终于有机会走上科传第四届教师达标的讲台,通过《设计素描》的课程考核。我坚信科传有这样的制度,必将为教学保驾护航,课程建设也一定会成为学校的文化传承和核心力量。


  我期待科传走自己的路,坚持做好我们自己。人贵有自知自明,一个独立的青年要明白自己必须养成什么样的品质才能立足社会,组建幸福家庭,并回馈国家和社会。而一所只能依靠学费运转的学校也应该明白自己必须走什么样的路。幸运的新校区,在它诞生之前就迎来制度的变革,而变革是一种挑战,它一定是存在争议的,更有可能是不适和痛苦的,但若你坚持贯彻和执行,这些看似不讨喜的制度定会成为你的内涵和素养,成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所大学的传承和文化,因为我们自己养成的习惯,是他人学不来的。


  我见过一些校长为大学提出了宏伟的规划,却鲜少遇见“校长用大把的时间集中在主动的行动上,特别是一些战略性的问题”。这是耶鲁大学莱温校长从担任40年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身上认定的大学领导人的必备素质之一。老师们尊重为科传规划远大目标并亲手打造它的郑逢斌校长。如果我们总以官僚思维去认定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该谁去做,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就是我们不够勇敢,不够坚韧,更缺乏责任与使命,因为假如你自己家的水管爆裂了,你一定首先亲自抢修,而不会若无其事的跟别人说,这是修理工的事情,等明天他来了之后再修也不迟。我相信科传的领导团队,他们不仅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也积极的为老师们解决后顾之忧。在不久的未来,科传新校区会耸立起一座座漂亮的教师家属楼,住在里面的你自己,可以安心的养儿育女、孝敬父母,你虽然每天还都在为生活打算着,还贷款,交水电费,熬夜备课、写论文,但是这就是幸福,如果你不羡慕这样的未来,是因为你并不懂得稳定和充实的生活其实就是梦想,只是你不知不觉的实现了它。



科传官方微信

科传官方微博